河北省教育厅 关于举办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日期:2023-05-08  发布人:教务处  浏览量:1435

冀教职成函〔2023〕20号

 

河北省教育厅

关于举办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省属职业院校: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2265号)和河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冀教职成20232号)有关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决定举办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现将比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比赛要求,组织好遴选和参赛工作。

 

附件: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河北省教育厅

                                  2023年5月8日

 

附件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赛出高风格,赛出真水平,赛出基本功,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各地各校落地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相互融合,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二、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参赛材料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教材选用程序说明等文档资料,以及课堂教学实录和课堂教学片段等视频资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

(一)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契合层次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应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其中,高职思想政治课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本)(教社科〔2021〕2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等为依据,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专业(技能)课程内容应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

(二)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课以“八个统一”为统领,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杜绝各种形式主义。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景化教学等。

(三)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开展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推动深度学习,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专业(技能)课程应注意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合理创设数字化学习和实习实训情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思想政治课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课程标准统筹用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德育课教材,其他课程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执行手机“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

(四)教学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育人成效、检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思想政治课还应注重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况。

(五)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

三、比赛分组

(一)中等职业教育组分设3个报名组别。

1.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内容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不含思想政治课,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力比赛单独开展)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技能)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参赛内容中体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的内容不少于8学时。

(二)高等职业教育组(含职业本科)分设4个报名组别。

1.高职思政课程组:参赛内容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内容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不含思想政治课)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4.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内容应为专业课程中不少于16 学时连续、完整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参赛内容中体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的内容不少于8学时。

四、参赛名额

(一)中等职业教育组。各设区市参赛作品总数不超过24个,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组6个,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不超过14个,专业技能课程二组不少于4个,且每校参赛作品总数不超过3个;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辛集、定州、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参赛作品总数每单位不超过3个,且报名组别不重复。

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依据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的“专业类”(四位代码),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和二组合并统计,同一专业类不能超过2个。

(二)高等职业教育组。每校参赛作品总数不超过6个,其中思政课程组和公共基础课程组共2个,专业课程一组和二组共4个,且专业课程二组最少1个。国家级和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须有1个思政课程团队参赛。

思政课程组的参赛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公共基础课程组的参赛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依据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的“专业类”(四位代码),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和二组合并统计,同一专业类不能超过2个。

(三)增加名额。获得2022年国赛一等奖的高等职业院校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每校增加2个参赛名额;获得2022年国赛一等奖的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其所在市增加2个参赛名额;所增加名额的报名组别和专业大类不受限制。

为促进职业本科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给予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各增加1个职业本科课程团队参赛名额。

五、比赛办法

(一)资格审核和内容审核。市属中等职业学校由各市教育局组织,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由学校组织,组织方式自行确定,鼓励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根据参赛名额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并对参赛资格和内容进行审核。

1.资格审核。各校和代表队对所属教学团队提交的专业备案、课程设置、班级学生、教学任务安排、团队成员身份等情况进行资格审核,对教学团队进行政治审核,并进行参赛资格的统一公示(公示模板详见附件6)。对参赛资格方面提出质疑的,由所在代表队负责核查、反馈,参赛资格方面存在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

2.内容审核。各校和代表队对参赛团队提交资料的内容进行思想性和科学性把关。参赛内容方面出现思想性问题和明显的科学性问题的,取消参赛资格。

(二)省赛比赛方式。根据报名情况分为若干评审组,各评审组均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组织决赛的方式进行。

1.网络评审。专家通过网络评审参赛作品,按照评分指标(详见附件2)进行综合评分。网络评审分组原则上按照课程、专业大类分组。

2.现场决赛入围范围。各评审组网络评审成绩前30%的作品进入现场决赛。

3.现场决赛。现场决赛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无学生教学展示;二是综合素养展示(介绍实施报告和答辩)。参赛团队随机抽取两份不同教案,在限定时间内准备;一名成员介绍教学实施报告;两名成员分别针对抽取的两份不同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团队逐一答辩。

(三)公示并发布。省赛结束后公示参赛团队获奖名单,比赛组委会办公室接受实名书面形式投诉或异议反映。单位提出的需加盖公章并写明联系人信息;个人提出的需实名签字并写明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组委会办公室组织调查核实,并提交教育厅审定,向申诉人反馈处理结果。

六、奖励办法

(一)单项奖。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各评审组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原则上为本组参赛作品总数的10%、20%、35%和35%。三等奖和优秀奖根据网络初评得分排序确定,一、二等奖根据网络初评(30%)和现场决赛(70%)成绩排序确定。 

(二)其它奖项。根据参赛作品获奖情况、比赛组织情况、比赛参赛情况、参赛作品和成员资格审核情况等因素,评选优秀指导教师6名,优秀组织奖、组织工作先进个人若干名。

七、注意事项

(一)每个教学团队限报1件参赛作品,每位教师限参加一个教学团队。

(二)每个教学团队成员须具有3年及以上教龄(2020年9月前入职),且为在职业院校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高职本科专业教学团队可包含高职专科相关课程教学),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名;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50%以上(含50%);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企业兼职教师不超过1名。

(三)各院校可在本省范围内跨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参赛,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不得混合组队参赛,跨校组队以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并计参赛名额。

(四)获得2021年、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各成员不能报名参赛,其所有成员所在学校不能以同一公共基础课或同一专业报名参赛;获得2021年、2022年国赛二等奖的教学团队需要调整成员方能报名参赛(原4人团队至少调整2名成员;原3人团队至少调整1名成员,并可以再新增1名成员;原2人团队可以保留两名成员,但至少新增一名成员)。

(五)鼓励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

(六)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均近3年内实际开设了参赛的专业(须依规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课程,并有在校生。

(七)除《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之外,参赛材料(含文件名及其属性)和决赛现场的展示答辩,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参赛教师姓名,一经发现,视情节严重程度作出降档或者取消参赛资格处理。

(八)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取消参赛资格,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软件使用的,应保证为正版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比赛组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展示的权利。

八、报名及联系方式

(一)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以市为单位,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以学校为单位,各确定1名大赛联络员(仅限1人),负责本参赛代表队的联系工作等。大赛联络员请加入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工作群(中职QQ群号:748951004,高职QQ群号:656501113),加入时以“市(院校)+本人姓名”申请。已经入群的市、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如需更换联络员,请和工作群的工作人员联系。

(二)各地各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审核工作,核对参赛作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如专业备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授课班级人数、教学团队成员身份、实际授课等情况;同时,认真检查参赛作品材料是否泄露信息。如发现弄虚作假情况,将取消参赛教师(或团队)的参赛资格和成绩(奖项评出后发现的,依规追回奖项),并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比赛的网上报名和参赛材料提交等均通过教学能力比赛平台进行,平台网址、操作指南、后续通知等均通过工作群发布。联络员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各参赛团队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等,将由工作人员单独通知各联络员。

(四)教学能力比赛平台的网上报名环节,将根据“参赛名额”中的数量要求作出限制条件,各市各校要严格按照“参赛名额”中的数量要求选取省赛作品,以免出现不能报名的情况。

(五)时间安排:网上报名6月中旬,网上提交材料6月下旬,网上报名后,工作人员将对各单位的作品数量、专业类等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各教学团队才可以网上提交材料。 7月、8月完成网络初评和决赛。

(六)比赛联络员填写附件3参赛报名表(比赛平台导出)、附件4作品汇总表(比赛平台导出)、附件5比赛情况统计表(自行填写),加盖公章扫描后,把其PDF文件上传至平台。具体操作流程和时间要求等由工作人员通知各联络员。

(七)为提高参赛积极性和作品质量,省教育厅将根据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要求,结合作品的专业大类、课程情况以及作品潜力等,组织省级比赛优秀作品参加国赛遴选,最终确定参加国赛的作品,具体遴选方式和要求另行通知。

(八)比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王玉苗 13831135298

 

附件:1.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  赛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2.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评      分指标

       3.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

赛报名表

         4.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

赛作品汇总表

         5.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区   域性比赛情况统计表

6.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学校/市)参赛团队信息公示


附件1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参赛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一、参赛文档材料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正文使用小四号字、单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PDF 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所有材料均不得透露学校、市等相关信息。

(一)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公共基础课程以教育部印发的相应课程标准为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内容,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其中课中教学活动安排占主要篇幅),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时间分配,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时长不超过2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以及有场地设备特殊要求的实训教学内容可连续安排3-4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的教案应符合真实项目、岗位实践教学实际。每次课的教案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二)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团队针对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总结参赛内容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内(文末注明正文“中文字符统计数”),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图表尺寸合适、文字清晰可见,不超过12 张。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及时修订和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 号)有关要求制定或修订。公共基础课程组只需提交授课班级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班级教学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科学规范制定,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另附参赛班级授课计划进度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公共基础课应执行教育部2020年、2021年印发的相应课程标准,无需另行提供。

(五)教材选用程序说明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课程的教材选用程序说明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本校教材选用组织机构及职责;本校教材选用程序及要求;本课程教材选用过程;本课程教学选用教材结果公示及备案情况;本课程教材使用及核查情况(遵照选用结果使用教材情况)。

二、参赛视频材料

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教学),原则上由团队负责人录制1学时(40-50分钟)课堂教学实录,团队其他教师各录制1段课堂教学片段(8-15分钟)。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能看到全班学生,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课堂教学视频应呈现参赛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鼓励学校、师生自行拍摄,杜绝摆拍和过度包装。专业(技能)课程二组至少有2个视频呈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镜头可移动、景别可调整,不得片面追求拍摄效果,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采用MP4 格式封装,1学时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1G,15分钟以内教学片段文件大小不超过300M。每段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案页码+教学环节名称”来命名(其中教案页码以教案PDF 文件顶部显示的页码为准)。

视频采用H.264/AVC 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帧速率为25帧/秒。音频采用AAC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比特率(码流)128Kbps。

三、现场决赛程序

现场决赛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无学生教学展示;二是综合素养展示(介绍实施报告和答辩)。

(一)赛前准备

1.入围决赛的参赛团队赛前一天报到并熟悉赛场,抽签决定场次。

2.决赛当天,参赛团队按抽签顺序进入备赛场所,在参赛作品范围内随机抽取两份不同教案,自选其中部分内容进行准备。

3.参赛团队在备赛室可利用自带电脑、小型教具资源与网络资源(现场提供网络服务)进行准备,限时30分钟。

(二)教学实施报告介绍与无学生教学展示

1.参赛团队按时进入比赛室,首先一名参赛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实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创新特色;然后两名参赛教师分别针对抽取的两份不同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如,新知讲解、示范操作、学习结果分析、课堂教学小结等),教学展示应符合无学生教学情境。

2.介绍教学实施报告时间不超过8分钟,两段无学生教学展示时长合计12—16分钟。期间另外安排换场准备,用时不超过2分钟。

(三)答辩

1.参赛团队针对屏幕呈现的3个问题,逐一回答,时间不超过8分钟(含读题审题)。

3个问题涉及职业教育宏观政策、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参赛内容涉及的理念、策略、模式、目标、成效、创新点,以及学科专业领域的素质、知识、技能等内容。

2.教学团队回答问题时,可以展示佐证资料(不得透露学校、市州、县等相关信息),但不得递交给评委;评委不再复述或解读,可以指定答题者,可以追问;未参与教学展示和报告介绍的团队成员,必须参与答题。

决赛原则上采取现场评审方式进行,如遇国赛方案有较大变化,决赛具体时间、方式和要求等另行通知。


附件2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评分指标

 

一、公共基础课程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目标

学情

20

1.符合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要求,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公共础课程教学标准有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夯实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着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情况与个体差异,准确预判教学难点。

内容

策略

20

1.思政课程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创优建设;其他课程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教学内容落实公共基础课程课标,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和时代性,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内容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符合层次定位。

3.教材选用、使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4.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科学有效。

实施

成效

30

1.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先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反映日常教学实际。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真实,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学有所得。

4.关注教与学行为数据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5.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合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改造传统教学,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教学

素养

15

1.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仪态自然。

3.教学研究深入,学术功底扎实,参赛资料客观记载、真实反映、反思深刻;决赛现场展示聚焦主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逻辑严

谨、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在落实立德树人、文化素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有行之有效的做法,能够调动学生全面深度参与,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2.在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推进“三教”改革、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新。

3.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二、专业(技能)课程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目标

学情

20

1.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岗位实习标准等有关要求,涉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教学内容,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培育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工程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情况与个体差异,准确预判教学难点。

内容

策略

20

1.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教学内容落实课程标准,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促进书证融通,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内容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符合层次定位;实习实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匹配,强化核心技术技能训练。

3.教材选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科学有效,突出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

实施

成效

30

1.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先进,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反映日常教学实际。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技术技能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落实理实一体化,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体现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环境真实,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乐学、学会。

4.关注教与学行为数据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的考核与评价。

5.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合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设施设备造传统教学与实习实训,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教学与管理效能。

教学

素养

15

1.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仪态自然。

3.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4.教学研究深入,学术功底扎实,参赛资料客观记载、真实反映、反思深刻;决赛现场展示聚焦主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在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课程思政,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方面有行之有效的做法,能够调动学生全面深度参与,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明显提升。

2.在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推进“三教”改革、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新。

3.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三、高职思想政治课程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目标

学情

20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品德修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注重突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与授课班级所属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实际使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机统筹。

3.客观分析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对教学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研判准确。

内容

策略

20

1.观点正确,设计理念先进,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基本理论阐释清楚,基本事实论述准确,理论联系实际,重难点突出,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成果,体现“大思政课”理念。

2.教学内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求是》重要文章精神,有机结合以党史为重点的“五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助力学生专业成长,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内容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符合层次定位,教学内容能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3.教材选用、使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规范、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教学资源丰富有效,评价考核科学有效。

实施

成效

30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教学实际;突显教师教育情怀,注重方式方法将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真实,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用鲜活的案例、故事把理论落细落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能够自觉回应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学素材多样、有效,推动形成“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良好氛围。

4.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行为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合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设施设备改造传统教学,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5.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教学

素养

15

1.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养要求,争当“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表率。

2.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3.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4.决赛现场的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坚持守正创新,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特色创新。能够主动辨析、批判错误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2.能够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突出思想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服务职业性,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更多的获得感;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建设积累鲜活的案例资源。

3.能够密切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动态新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和方法。善于跟踪社会舆论热点,及时分析挖掘可能包含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影响,转化为课堂教学使用的案例素材,对学生有效正确引导。

4.在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推进“三教”改革、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新;在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等方面有一定探索创新。

5.教学模式、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附件3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参赛报名表

参赛作品基本信息

□中等职业教育组

£高等职业教育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

□高职思政课程组

£专业(技能)课程一组

□专业(技能)课程二组

 

专业大类;

专业大类:

专业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参赛课程名称


参赛作品名称


课程总学时


参赛学时


授课班级人数


教案数量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

学校(单位)名称

(企业教师填写企业单位名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教龄


身份证号码


手机


职务

£普通教师  £教研室负责人 £系部(分院)

负责人 £校领导

1寸本人近期照片

(免冠、蓝底,可使用电子版)

职称

£未定级 £初级 £中级  £副高  £正高

职业资格

£高级技师  □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否

学历

£大专及以下  £本科  £硕士  £博士

身份

£在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


双师型教师

£是  £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

£国家级  £省级  £

承担教学任务

填写近3年本人曾担任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至少一条

拍摄视频名称

以“教案序号+教学活动名称”命名

参赛承诺与说明

本校本课程作品未在2021、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是    £

本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作品未在2021、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本人未在 2021、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是    £

以上填报作品信息、个人信息均真实无误

£是    £

参赛作品材料没有泄漏地区、学校名称

£是    £

保证参赛作品无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

£是    £

同意比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权利

£是    £

请确认以下情况是否符合比赛要求:

□专业备案 □实际招生 □课程开设 □教学团队成员参与教学 □授课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拍摄

教学团队签字(参赛团队全部成员逐一签字)


(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市属中职学校所属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附件4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参赛作品汇总表(中职/高职)

单位(盖章)                              填报人:                                     手机               

序号

报名组别

团队成员姓名

学校名称

专业大类/课程

专业类/课程

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第一作者手机

















































































 

附件5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区域性比赛情况统计表

 

        学校/设区市   联系人        手机               1


中职

高职院校\省属中职学校

本市(区)学校数



开展校级比赛学校数



校级比赛作品总数



校级比赛参赛教师数



市级比赛作品总数



市级比赛参赛教师数



市级比赛时间


(填校级比赛时间)

市级比赛地点


(填校级比赛地点)

国家级或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参赛情况

说明参赛团队总数量,以及有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的团队数量

说明参赛团队总数量,以及有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的团队数量

 

附件6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学校/市)参赛团队信息公示

 

    依据《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关于参赛资格的相关要求,***(学校/市)对**支参赛团队的参赛

资格进行了审查,现公示如下:

一、中职组

(一)公共基础课程组

1.***学校***课程参赛团队

该校实际开设了***专业并按规定备案;

该校***专业实际存在***班,报名前该班学生**人;

该校***班实际开设了***课程,该课程相关内容在近2年未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该校任课教师************在近3年内实际承担了***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赛教师******学校在职教师、教龄满3年、具体职称,近2年教师本人未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是否曾获得二等奖。

参赛教师*** (参照上一段体例,列举全部成员)

2.……(其他参赛团队)

(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

1.***学校***专业类***专业***课程参赛团队

该校实际开设了***专业并按规定备案;

该校***专业实际存在***班,报名前该班学生**人;

该校***班实际开设了***课程,该课程相关内容在近2年未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该校任课教师************(含企业兼职教师)在近3 年内实际承担了***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赛教师******学校在职教师、教龄满3年、具体职称和/或职业资格、是否双师型教师,近2年本人未获全国职业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是否曾获得二等奖。

参赛教师***……(参照上一段体例列举全部在职教师)

参赛教师******学校企业兼职教师,职称或职业资格(具体的职称或职业资格),近2年本人未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是否曾获得二等奖。

2.……(其他参赛团队)

(三)专业技能课程二组

参照专业技能课程一组。

二、高职组

参考中职组,把“专业技能课程一组”改为“专业课程一组”,把“专业技能课程二组”改为“专业课程二组”。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即自********日至********日,对以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参赛资格有质疑的,请在公示期间将反馈意见发送到***@**.**邮箱,并电话联系****(电话号码)进行确认。

 

***教育局(或学校,盖章)

********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