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
关于举办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有关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
承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河北省教学服务中心
二、参赛范围
全省高等学校40岁以下(198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报名参赛。每校每门课程仅限1人参加,河北省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团成员(198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可不占本校参赛名额。往届参加过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并获奖的教师不得参加比赛。
三、比赛方式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实施。决赛由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高校报送材料进行评审,形成最终决赛名单,并予以公布,决赛事宜另行通知。
四、比赛要求
(一)本次大赛要求小班(50人)授课,采用传统的板书授课形式,不得使用多媒体、幻灯片等辅助。
(二)本科高校参赛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与政策”。
(三)专科高校参赛课程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与政策”。
(四)参赛教师需准备以下材料:授课大赛课程登记表(附件1),教学设计方案(附件3),授课视频(不长于20分钟,视频中不得显示学校名称、姓名及各类标志,具体要求见附件4)。
五、评奖方式
初赛阶段的奖项设置,由各高校根据情况自行设定。决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占决赛参赛总人数的15%、30%、55%,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对教学竞赛开展过程中,活动覆盖面大、教师参与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获奖结果在全省予以通报。
六、其他要求
(一)各高校要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比赛作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充分调动广大思政课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安排专人负责,把握时间节点,创新性开展工作。
(二)各高校要统一做好本校的初赛组织和决赛报名工作。请于2023年6月15日前,将学校初赛情况报告,授课大赛决赛参赛教师信息汇总表(附件2),加盖公章PDF版及word版发送到邮箱sshbtlz@126.com,其他参赛作品材料(授课大赛课程登记表、教学设计方案、授课视频)统一拷贝优盘报送至石家庄市长安区长征街75号长征大厦南楼302室(邮编:050000,收件人:邢立涛,15932696629)。逾期将不再收取相关材料。
(三)联系人及电话:
省教育厅:杜亚辉,0311-66005798;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河北师范大学):冯胜刚,13673211606;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李洁,13231182668;
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河北省教学服务中心:邢立涛,15932696629。
附件:1.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
大赛课程登记表
2.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
大赛参赛教师信息汇总表
3.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
大赛教学设计方案
4.视频制作参考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
2023年5月22日
附件1
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课程登记表
课程名称 | ||||
主讲人 | 姓名 | 职称 | ||
单位 | 学历/学位 | |||
电话 | 电子信箱 | |||
通信地址 | 邮编 | |||
主要内容和 特点 |
(可另附页) | |||
说明 | 1. 保证所报送的作品由本人设计制作,无版权问题。 2. 同意将参赛作品免费公开以供交流。 选手签名:
|
附件2
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
参赛教师信息汇总表
学校: (公章)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历/学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工作年限 | 课程名称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3
河北省第四届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姓 名 | 学 校 | ||
联系电话 | 邮 箱 | ||
课程名称 | 授课内容 | ||
教学用时 | 授课对象 | ||
主要参考资料 | |||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
学情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二)难点
| |||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
| |||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
| |||
板书设计:
| |||
课后作业: | |||
教学反思: |
附件4
视频制作参考
本指导仅作为组织拍摄的技术参考,主要包括视音频录制、后期制作和视音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
一、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
每门课程视频时长不超过20分钟。不要有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演播室等场地。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现场是否安排学生互动可根据录制需要自行决定。
(三)课程形式
成片统一采用MP4视频形式,容量大小不高于300M。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录音质量。
二、后期制作要求
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